张晓庆,是长春工程学院机电学院的一名教师,自从2006年入校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张晓庆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这份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在平凡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言行,积极践行“三育人”工作,认真地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尊重,他们在教育面前是平等的。90后的大学生,个性特征明显,有强势、有特性,也有偏执甚至抑郁,从小几乎没有受过任何挫折,因此当面临一些稍有挫败感的人生经历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作为班主任,张晓庆同志多次直接或间接观察并主动与其谈心,用“爱心”和耐心终于打开了他的心扉,了解心结所在,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治疗缓解。
当今社会,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理工男来说,各种诱惑难于抵挡,后果,轻者造成财产损失,重者造成人身伤害。作为师者,张晓庆同志时刻提醒并警示学生们目前社会上的危险信号,做好自我提醒、互相提醒的同学间相互关怀模式,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学生们在毕业时,会面临很多选择,考研、就业、创业等等,这个时候是需要我们的帮助的,比如,报考本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张晓庆同志会免费为他们辅导专业课,报考其他院校研究生的同学,我会动用私人关系,为其找到珍贵的内部复习资料,并利用网络资源,每天鼓励陪伴他们的考研路。
教师的责任心、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工作中,张晓庆同志努力钻研,除完成学习业务知识外,坚持进行工作反思,并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或教学语言是他们最喜欢和接受度最高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张晓庆同志所带的班级里,能够认真听课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安全教育是学校日常教学重点,每个月的例行班会上,都要强调和关注学生们的各种动态,确保每天回寝室的人数,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时代的大跨步发展,教育形式越来越严峻,教育手段、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变得越来越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所有教师认真思考。目前,在线教育、慕课教育、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在全国甚至全球开展的如火如荼,在这大时代的背景下,张晓庆同志能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寻求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途径。
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张晓庆同志能认真指导学生参与全国性的专业技术类比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组队参赛,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专业水平的相对提升,也通过比赛见识到了全国其他高校同学的真实水平,找到差距,继续努力。同时,团队合作精神在此期间得到升华。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累计有225万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风采,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也开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鼓励并指导学生借此东风,发挥自己的潜力,开创自己的新篇章。目前,张晓庆同志所指导的团队有三组大创项目的同学,报名参加了本次比赛。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用自身的先进思想和行动影响一些人,带动一些人,在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识大体、顾大局,遇到问题时,集体讨论研究,和同事、和学生都形成相应团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对学生的爱,希望他们感恩父母师长,每周至少给父母一个平安CALL,每学期至少跟授课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啦!”,对同寝室同班级的同学,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帮助,快乐会无限量的分享下去,时刻准备着,把我们的“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