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多,天已经大亮,田里秧苗上的露珠散发着晶莹的亮光。
村里人家的炊烟才刚刚升起,杨春光和郑义就已经准备出门了。他们是长春工程学院派驻白城市洮北区东胜乡春光村的扶贫工作队员。
第一书记杨春光说:“村里老人起的早,我们去陪他们锻炼,再唠唠家常。”从2018年来到村里,这样的习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我的老家在通化市辉南县的一个小山村。48年前,我们学校的驻村工作队也曾到那里帮扶过。到现在,家里的长辈还记得。这次,学校派我到春光村帮扶,更巧的是,我的名字也叫春光,这是一份传承也是难得的缘分。”杨春光说。
看到迎面走来,正在晨练的村民李桂荣,杨春光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我这说话走路都不利索,杨书记就告诉我少吃盐、多锻炼,早上有时间就陪我溜达,生怕我磕着碰着了。”李桂荣对记者说,得了脑梗的自己在杨春光的督促下,坚持锻炼,身体恢复得很好。
晨练完,杨春光带我们来到李桂荣家。李桂荣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这些都是杨书记和郑老师帮着弄的。我这身体不太好,园子小也没法用农机,他们就一点一点帮我翻地。你看那一排是角瓜,长得多好,等长成了你们都来我家吃角瓜馅饺子啊。”
走进室内,窗台上摆着厚厚的一摞试卷,“这些都是我小孙女的,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老师在网上留作业,孩子就去村部打印出来。我儿子出门打工一年也回不来几次,我又不识字,杨书记和郑老师不光帮着打印,还给辅导孩子功课,村里其他几个孩子也都是杨书记他们帮着辅导的。”
李桂荣打开柜子,拿出一部崭新的手机说:“这是杨书记知道我家的情况困难,孩子上网课没有手机,特意给我孙女买的。现在孩子开学了,到了周末他们有时间就开车去镇上帮我把孩子接回来。自从他们工作队来到我们村,我这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比自己儿子还贴心。”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体会到他们对驻村工作队的感激。
杨春光告诉记者:“我们作为老师,深知教育对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对村里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每年,我们学院都会有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村里对孩子们进行帮扶,这些年已经开展了针对留守儿童的‘一对一’关爱工程、‘志智’双扶互助‘1+1’活动、阳光兄妹‘1+1’帮扶等‘志智双扶’活动,让村里的孩子们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一人成才,全家脱贫,斩断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链。”
在村民隋淑芬家,正在给院子里的鸡、鹅喂食的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招呼我们。隋淑芬说:“这些都是工作队鼓励我们养的,年底的时候他还帮着我们卖出去,去年卖了几千块钱呢。”
隋淑芬家原本是村里的富裕户,儿子儿媳妇出了车祸,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老伴一着急又得了重病,全家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2018年,驻村工作队来到我家走访,那正是我家最难的时候。杨书记就给我们讲解国家的救助政策,临走时还给了我五百块钱。没过多久,民政救助、低保救助、医疗救助全来了,我们全家又对生活有了信心。后来,杨书记又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既能照顾老伴又能增加收入,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隋淑芬说。
上午9点左右,村部热闹了起来,村干部正熟练的操作着电脑为村民办理业务。春光村村书记汪纯雨告诉记者:“我们村部的这些电脑都是驻村工作队帮着弄的,也是他们手把手教我们如何使用的,现在村里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在春光村农机合作社,24台(套)农机具整齐排列在库房中。汪纯雨说:“农机合作社是驻村工作队调查研究后,长春工程学院帮助投资建设的,合作社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一举实现了全村农业生产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服务,有偿服务的创收收益也主要用于为贫困户分红。”
中午时分,当我们返回村部,村干部说,又有村民将自家包的饺子送了过来,放下就走了。看着这一大盘饺子,杨春光有些激动地说:“村民经常在我们驻地门前放上自己家里小鸡产的鸡蛋,因为鸡蛋可以换钱,我们不收,所以村民就匿名把鸡蛋放在门前。以前看到我们党的军队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军民一家亲相处的那么好,说实在的只有亲身体会后,我才知道什么是民心向背!”
说完,杨春光咬了一口饺子,泪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