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同志原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授,退休前即受聘到学校教学督导组工作。该同志政治方向明确,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十分注重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始终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张建华同志担任思政课教师以来,即努力以理论方式参与现实生活,把教书育人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在教书方面,该同志在钻研教材的同时,能花“笨功夫”挖掘教材外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在全省高校思政课评估时,他代表我校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获得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和专家组高度评价:认为所讲课程信息量大、逻辑性强、知识点准确。
在育人方面,该同志学识渊博,教学精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特别是其课堂能够经常产生掌声这一点,在我校教师队伍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他不仅在教师队伍中有较大影响,而且由于他多次应邀为学校党务、行政和后勤等单位做有关形势政策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因而在学校其他部门的职工中亦有较大影响。
在督导工作方面,该同志自受聘到学校教学督导组工作以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检查督导时,还是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检查督导时,或是在学生试卷、作业抽查和期末考场巡查时,都力争在学科层面发挥作用,准确把握标准,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因而得到了我校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
该同志十分重视学校教学督导组的建设和发展,在督导组工作例会上,他经常对教学督导检查的各个环节提出既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多次得到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和肯定。2019年5月,该同志和督导组陈哲力同志、学校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干事吕寅寅同志,参加了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术会议。会议结束后,他和陈哲力同志合作写出的《第七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学术会议纪要与思考》,在督导组工作例会上做了交流,并将《纪要与思考》上报给窦立军副校长,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教学督导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同志十分关注校园文化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在他看来,如果我们的青年教师讲了三遍课还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那么,解决问题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就一定要考虑校园文化是不是需要打些补丁?政策资源是不是很充分?这些更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果这些东西不落地,三年就可以毁了一个教师,所以,他多次呼吁这件事。具体在微观层面,他在每次听课后与青年教师交流时,都能真诚地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同时坦诚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使许多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该同志退休后,仍然非常关心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成长。他多年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应邀为水环、电信和机电等学院的新生做有关坚持理想信念方面的学术报告。他还多次应学校组织部邀请,为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做相关内容的报告。他的报告具有深刻的理论魅力、丰富的史实依据、辩证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每一场报告都叩击着学生的心扉,启迪着学生的心灵。一场场不同内容的报告,饱含着他对莘莘学子的关爱;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传递着大学生们对报告内容的认同和对报告者理论素养的钦佩。该同志退休六年来,就是以这种方式,继续坚守着信仰信念的阵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
张建华老师退休不褪色,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持续发挥着高质量的余热。